当前位置:和悦小说>历史军事>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> 第一百三十四章 公然挖人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一百三十四章 公然挖人(1 / 2)

;;;;孔融糜竺孙乾简雍依次碰壁,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陈登,陈登见状,知道自己不开口不行了。

;;;;其实袁熙此次来,陈登是极为高兴的。

;;;;和袁绍联手,比和袁术联手强太多了。

;;;;刘备一旦归附袁绍,青州和兖州方面便会安全,只需要专心对付南边的袁术。

;;;;而徐州和扬州之间隔了一条长江,袁术想要攻打徐州,难度极大。

;;;;而要是刘备和袁术联盟,则会变成袁术的前锋,同时两面对敌,按徐州的体量,根本抵挡不住袁绍军和曹操军的大军进攻。

;;;;所以投靠两边的优劣,一眼便明。

;;;;而且袁术心怀不轨,有自立为帝的苗头,让忠于汉室的陈登很是不喜。

;;;;刘备要是再和袁术搅在一起,只怕名声会越来越臭!

;;;;陈登知道,自己能想明白的事情,其他谋士也都能想明白。

;;;;大部分人,只是拉不下面子而已。

;;;;毕竟袁绍的爪牙曹操屠过徐州,袁绍军刚刚打败过徐州军,两边的梁子不是一时半会能够解开的。

;;;;但依附袁绍,总比投降曹操要强上许多,毕竟后者和徐州士族百姓是真的有死仇的。

;;;;陈登见众人都望着自己,对袁熙说道:“公子为什么认为,徐州能投靠袁州牧?”

;;;;“曹操两次都没打下徐州,公子认为徐州是这么容易被人鱼肉吗?”

;;;;袁熙微笑道:“我听说曹操军已经和吕布军停战了。”

;;;;众人听了,脸色皆是一变。

;;;;傻子也知道,吕布手下强将如云,曹操现在和其僵持,两边谈和,说明都觉得拿不下对方。

;;;;曹操一旦腾出手来,下一步肯定是对付最弱的!

;;;;看看兖州周围,最软的柿子,当然是刚在青州吃了败仗的刘备。

;;;;袁熙见众人脸色纠结,心里有些得意。

;;;;青州一战,火候把握的刚刚好。

;;;;把刘备打了个半残,让其失去了了正面抵抗曹操的信心。

;;;;但又没有完全打废,尚且留着些对付曹操的底气和希望。

;;;;陈登听了袁熙的话,眼神微微一亮,对方很是聪明,一句话顶十句话,正好戳在了刘备的软肋上。

;;;;他微微点头道:“我没有什么好问的了。”

;;;;袁熙见陈登这个容易就松口了,开始有些奇怪,略略一想,随即明白过来。

;;;;看陈登的反应,以及后世其写给袁绍的信,显见是极为赞成袁刘联手的!

;;;;陈登……袁熙回想着后世历史记载,突然发现,这才是他最缺的人才!

;;;;陈登是徐州典农校尉,主管农业生产,亲自考察徐州的土壤状况,开发水利,发展农田灌溉。

;;;;在他的治理下,徐州农业发展良好,秔稻丰积,百姓乐业。

;;;;袁熙想到这里,心内渴望越甚,他将来占据幽州种田,急需大量农业人才!

;;;;古时种田,其实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情。

;;;;要想粮食种下,能顺利收获,在耕种,施肥,灌溉,间种等环节上,都不能出差错。

;;;;在任何一个环节上,任何一个意想不到的失误,都可能颗粒无收。

;;;;古代开荒尤甚,耕种新的土地,种植新的作物,需要冒极大的风险,其中一个就是,作物退化。

;;;;南地的作物,到北地种植,很可能一两代之后,便会因为种种原因,或减产,或生病,甚至会退化成完全不能食用的野生作物。

;;;;这个时代,地不缺,缺粮食。

;;;;如今古代的五谷,其中有的种类开始减产,逐渐被更有效率的作物取代。

;;;;土豆玉米在大航海时代来临前是没戏了,剩下最好的选择之一,便是水稻。

;;;;条件合适的话,水稻的产量远超其他谷物。

;;;;但水稻对生长条件和栽培技术要求也更高,要配合水利,圩田梯田,平整土地,改良土壤,才能适合水稻栽培。

;;;;这时在东汉末期,北方各州都有零星种植水稻的,但都没有形成大的规模。

;;;;袁熙在北新城也曾尝试种植过水稻,但因为水利和水土原因,效果并不是很理想。

;;;;但水稻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,因为它和麦子,不是竞争关系,而是互补关系。

;;;;稻麦生长季节不同,只要安排得当,同一块田,便能一年同时收获两熟稻麦。

;;;;东汉时张衡在《南都赋》中,就曾记载河南南阳一带,有稻麦两熟的成功先例。

;;;;但经历了汉末战乱,农业生产遭受了极大破坏,很多农业技术都散失了。

;;;;唯独某些士族家中,藏有类似的书籍记载,当前也只有依靠他们,才能将这些知识传承并发扬光大。

;;;;只要士族掌握了知识,便必不可能被完全消灭,但相对于土地兼并,知识的传承延续却是良性的。

;;;;知识可以作恶,也可以行善,陈登这种精通农学的士人,当然是越多越好。

;;;;袁熙心潮起伏,在他心中,陈登这种人才的重要性,不下于郭嘉。

;;;;此人留在刘备手里太浪费了,现在的刘备,根本不明白陈登的价值!

;;;;而且陈登对刘备应该并不像其他人那么忠诚,其先后投靠了吕布曹操,便可以看得出来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