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和悦小说>其他类型>乾隆:大清?朕的大清呢?> 第八十三章、亲手开启大工业时代!【求追订】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八十三章、亲手开启大工业时代!【求追订】(1 / 2)

;;;;五万新军就得花费这么多钱。

;;;;在场的满汉重臣都沉默了。

;;;;现在大清朝丢掉了广东这个钱袋子。

;;;;财政收入一下子就少了一截。

;;;;现在又要投钱建新军。

;;;;这个钱要怎么来?

;;;;乾隆皇帝头痛的看向了户部尚书董诰。

;;;;“董诰,你来说说看,这钱要怎么弄出来?”

;;;;四百万两白银。

;;;;可不是一笔小钱。

;;;;董诰是户部汉尚书。

;;;;这大清朝六部尚书都分了满汉。

;;;;户部的满尚书是福康安的弟弟福长安,虽然满洲尚书比汉人尚书地位高,但福长安只是挂个衔,基本不太管事。爱阅app阅读完整内容

;;;;所以董诰是现在大清朝事实上的财政部长。

;;;;这段时间为了筹集让阿桂南下建立赣州大营,整顿南方绿营的军费已经是焦头烂额了。

;;;;这大清朝本来是有两头奶牛的。

;;;;大奶牛是江南。

;;;;小奶牛是两广——主要就是广东。

;;;;现在小奶牛没了,挤不出奶了。

;;;;就只能再薅一下大奶牛了。

;;;;其实也没什么新的招数。

;;;;就是摊牌加上捐纳。

;;;;前者是把负担压给小民。

;;;;后者就是逼迫商人出血。

;;;;满清的大商人一般都是广东的行商、扬州的盐上、皖南的徽商、江南的湖商这几个大商帮。

;;;;最有钱的是做进出口贸易的广东十三行。

;;;;要是十三行没有附逆,倒是可以往他们头上摊牌。

;;;;几百万白银,十三行还是拿得出来的。

;;;;但是如今十三行居然集体附逆,而且还把胆大包天把八旗亲贵的暗股都给吞了。

;;;;这下子大清朝本来收支平衡的财政一下子就出了个大窟窿。

;;;;这个大窟窿还没填呢。

;;;;现在又要掏钱练包衣新军。

;;;;董诰现在也一下子拿不出什么好办法出来。

;;;;不过现在被皇帝盯着。

;;;;董诰也只好硬着头皮说道:“皇上,现在广东一丢,每年的海关税、田税、商税就少了快四百万,再加上十三行每年四百万的捐纳,一下子每年税入就少了八百万,南方诸省接壤广东的,今年怕是也有一些战事,如果地方上有乱,怕是又要少不少,明年总收入能有三千万就算不错了,这三千万收入都还未必抵得过明年的开销,要练新兵...就只能增加田赋,在全国征剿逆捐,另外还可以各地开发矿禁....实在没办法的话,开发满洲或许也行。”

;;;;“矿禁?满洲?”

;;;;乾隆闻言更加头痛了。

;;;;他当然知道。

;;;;开矿能赚钱。

;;;;满洲这一大片荒地如果开发起来,也能弥补不少国用。

;;;;但是开矿就会聚集矿徒,容易滋生事端。

;;;;而开发满洲...

;;;;那断然是不可以的。

;;;;满洲是什么地方?

;;;;是八旗的退路。

;;;;万一在关内真的混不下去。

;;;;还可以卷着财物出关,。

;;;;现在开发满洲,那肯定要允许汉人出关。

;;;;到时候满洲到处都是汉人。

;;;;万一事情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。

;;;;八旗子弟的退路岂不是没了?

;;;;“海兰察,你来说说。”

;;;;乾隆的目光看向了一名满洲老将。

;;;;海兰察可是乾隆朝的悍将。

;;;;由索伦骑兵的马甲开始,凭借军功一路升到现在的一等超勇公。

;;;;不过现在年龄大了,也不适合派出去领兵作战。

;;;;这次要练新兵,乾隆索性把这位一等超勇公一起叫来议事。

;;;;“开发满洲万万不可。”

;;;;老家就在满洲的海兰察不假思索的说道。

;;;;满洲开发起来了。

;;;;那这满洲是汉人的地盘还是满洲人的地盘?

;;;;“不过开矿倒是可行,但不能允许民间私采!”

;;;;一旁的和珅闻言双眸一亮:“对对对,内务府可以成立采矿衙门督办。”

;;;;采矿可是个肥差。

;;;;“嗯,此时就交给内务府办理。”

;;;;乾隆皇帝点点头。

;;;;“那开征剿捐,可行吗?”

;;;;“可行。”和珅想了想,说道。

;;;;“董诰,需要开征多少剿捐?”乾隆又问。

;;;;跪在地上的董诰心中一叹。

;;;;广东一丢。

;;;;这八百万的负担就得压到其他省去。

;;;;现在要加派剿捐。

;;;;那还能有多少余地?

;;;;普通农人早就食不果腹了。

;;;;再压榨怕是要激起民变。

;;;;到时候民变、逆明一起来。

;;;;这大清朝能不能顶得住可就难说了。

;;;;所以这担子。

;;;;只能压到江南士绅的头上——江南富庶,多征点,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动荡。

;;;;“皇上,要补上广东的窟窿,再加上练包衣新军的花销,打个富余量,每年加派个一千万就到头了,要办新军的话...臣觉得,只能裁撤部分绿营了。”

;;;;乾隆闻言,心里已经在盘算了。

;;;;加派捐纳,裁撤绿营,扩八旗练新军。

;;;;这每一项可都有相当隐患。

;;;;基本上和饮鸩止渴也差不多了。

;;;;.........

;;;;大清那边要广收包衣,扩军备战。

;;;;大明这边也没闲着,也同样在积蓄实力。

;;;;大屿山岛上的第一座炼钢的炉子已经建了起来。

;;;;和一般的高卢不同。

;;;;这炉子的高度并不高,形状低品,但熔池却相当的大。

;;;;这种炉子就是所谓的平炉。

;;;;术业有专攻。

;;;;朱道桦在医学上还有些本事。

;;;;但是这炼钢的知识就不多了。

;;;;他倒是听说过平炉炼钢法。

;;;;就是用水煤气代替焦炭作为燃料,可以将生铁和铁矿石熔炼成优质钢材。

;;;;这种办法不需要建造太高的高炉,在工程上相对安全、简单。

;;;;而且产量极大。

;;;;每炉可产上百吨钢。

;;;;此外。

;;;;所用原料既可用生铁、铁水,也可用废钢、铁屑、熟铁和矿石,便于废钢铁的回收,加之炼出的钢均匀,质量稳定,可生产优质钢。

;;;;所以在平炉炼钢法出现之后。

;;;;就迅速在各地得到了发展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