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和悦小说>其他类型>乾隆:大清?朕的大清呢?> 第一百七十六章、不能拼命啊,拼命就灭族了!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一百七十六章、不能拼命啊,拼命就灭族了!(1 / 2)

;;;;公元1793年。

;;;;大明光复二年八月。

;;;;大明天子朱道桦正式祭告太庙,发出檄文,宣告要率百万大军,扫北复辽,以报一百多年来的国仇家恨。

;;;;第二天,他就率领天子近卫军一万两千人,离开了应天皇城,登船东下,在松江府检阅了第一批前往辽东的十个旅三万余人,亲率四万多众乘船泛海北上,目标旅顺港!

;;;;大明朝这边这么大的动作,自然是不可能无声无息进行的。

;;;;别的不说。

;;;;光是要准备这四万多大军的军需物资登船就要好几天,再加上大军登船,怎么也要个十几天才能做好完全准备,另外现在现在虽然大明朝有了蒸汽轮船了。

;;;;但受限于航程,这种跨海远征用的还是帆船。

;;;;帆船是要等待出海的时机的,要看天气的。

;;;;不然大军在路上遇到台风之类的极端天气,那可不就完犊子了么。

;;;;所以在大明这边公开宣告要扫北复辽,大明天子亲征辽东的时候。

;;;;北京皇宫内,乾隆的众满洲大臣已经乱哄哄的争论了起来。

;;;;面色苍白,看起来越发瘦削,好像一阵风就能吹走的乾隆皇帝头隐隐作痛,更让他头痛的是下面顶戴花翎的官员们正吵作一团。

;;;;“满洲祖宗之土,不可弃之,当立刻提大兵出官,增援辽东!与逆明决战故土!”

;;;;“不可!不可!满洲荒芜,大军出关,粮草物质从何处支应?”

;;;;“可取之朝鲜!”

;;;;“朝鲜地狭人多民穷,岂有能力支应大军物质?更何况朝鲜乃是外藩,逼迫过盛,万一朝鲜依附逆明岂不让局势更加难办?”

;;;;“大军出关,北京如何守?教匪大军已兵临直隶!”

;;;;和珅、和琳、阿桂、勒保等几名大臣正在争论。

;;;;这大清朝现在的局面可真的糟糕到了极点。

;;;;北京城内的百万八旗颇有点坐困愁城的意思了。

;;;;南面是咄咄逼人的天国大军。

;;;;北面是要发誓要扫北复辽,报仇雪恨的大明天子亲征的明军精锐。

;;;;这南北夹击之下。

;;;;大清朝的命运已经到了摇摇欲坠的地步了。

;;;;现在的大清朝也到了命运抉择的时候。

;;;;是要固守中原,还是要退守盛京?

;;;;中原能不能守住?

;;;;盛京能不能守住?

;;;;若是两個地方都不守.....大清要去哪里?

;;;;难道要逃到草原上?

;;;;这百万八旗,到了草原上吃什么,喝什么?

;;;;而且一百多年的养尊处优。

;;;;八旗子弟们还能吃得了这个苦吗?

;;;;也许现在唯一的好消息就是教匪挡住了逆明北上的路。

;;;;而教匪的作为无法得到士绅的支持。

;;;;因此现在直隶和山东的士绅还是支持大清的。

;;;;而且为了堵住教匪。

;;;;两地士绅可以说是有钱出钱,有力出力。

;;;;组织团练随军。

;;;;尤其是在和河南毗邻的直隶广平府、顺德府等,当地士绅纷纷结寨自保。

;;;;高墙硬寨,这天国大军想要一路打下来也不容易。

;;;;而清朝在直隶的兵马是很多的。

;;;;直隶向来都是清军布防的重点。

;;;;朱明和白莲教相继起事后。

;;;;清廷就有加强了直隶的防务,如今挂职直隶总督的是大将阿桂,直隶绿营有天津、正定、宣化、马兰、大名、泰宁、通永七镇总兵,再加上直隶总督的督标,正规的大清经制之兵,就有六万余人。

;;;;除此之外。

;;;;阿桂这些时间在直隶组织招募练勇五万余人,总兵力高达十一万。

;;;;不过即便如此,这大清朝能不能守得住直隶,依旧是让人心生怀疑。

;;;;好在直隶这里的民心不像是南方这样浮动,地方士绅大多是拥护大清朝的。

;;;;而且来的又不是朱明,而是教匪。

;;;;如果是朱明,大家投降还有安身立命的地方。

;;;;但是教匪是利出一孔的军国,行的是以封田庄园为基础的军功田制。

;;;;是要来夺他们的土地财富,来养府兵,来酬军功的。

;;;;这他们如何能投降?

;;;;所以这段时间。

;;;;直隶各地的豪绅们纷纷组织起来乡勇,地方上也大建堡垒,坚壁清野。

;;;;各地大小城池全面进入临战状态,各地乡村也开始深掘壕沟,高铸崽寨墙的局面。

;;;;再加上清廷方面派阿桂坐镇直隶,阿桂手头有兵十一万。

;;;;又可统一调度指挥各地乡勇。

;;;;天国军想要在拥清力量非常强大的直隶横行,就没有那么容易了。

;;;;但是想要利用十一万正规军和数量不明的向绅武装去对抗号称百万,实际数量可能不下三四十万的教匪。

;;;;想要完全把他们挡在直隶境外是不可能的。

;;;;而且还有一件让人非常头痛的事情。

;;;;那就是漕运断了。

;;;;大清朝的失去了南方之粮。

;;;;现在南方的粮食运不进来。

;;;;大清朝廷只好让山东、直隶、山西三省筹集粮草以供军需。

;;;;光是直隶省的征粮指标,就有两百万石!

;;;;要知道。

;;;;这个时代的直隶,其实就是历史上的河北之地,在经过千年的开垦,在这个没有化肥的时代,这样经过了过度开垦的贫瘠土地产量已经很少了。

;;;;大规模的强行征粮,就怕激起民变。

;;;;更加麻烦的是。

;;;;现在秋收还没开始呢。

;;;;几十万教匪已经在直隶边境,他们要是进了直隶,那今年的秋粮可就收不上来了。

;;;;甚至连山东的粮食可能也同样会收不上来。

;;;;到时候别说是军需了。

;;;;就这北京城内,百万不事生产的铁杆庄稼们吃什么,都能让这大清朝廷头痛死。

;;;;现在给大清朝的死路好像有点太多了。

;;;;第一就是缺粮饿死。

;;;;第二就是被太平天国打破北京城杀死。

;;;;第三就是被明军从辽西走廊入关给逼死。

;;;;尤其是现在在北京城内的旗人数量有点太多了。

;;;;一旦北京被包围,那满洲就有全族被屠的危险了。

;;;;乾隆此时虽然头痛。

;;;;但是也知道厉害。

;;;;和一座坚城比起来,这一百来万八旗国族,才是根本。

;;;;人死了,可就什么都没了。

;;;;但是现在明军在辽东登陆了。

;;;;这大清朝还能去哪里?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